如果说2014年要评一个最佳公益奖,我一定会给滴滴快的两家公司,背靠腾讯和阿里,请全国人民打车无数。但谁都知道,这绝对不会是持久的。
打车补贴大战只是当今巨头竞争的一个缩影。描述BAT三家关系时,往往喜欢用三国的地图一字摆开,站在通讯、搜索、电商的基础上,只要对方有什么,自己就得有什么,这种贴身肉搏战术的极致,便是******裸的拼钱。情理之中,却并不明智。如同核冷战时期的核战争,杀敌一千,自伤八百。BAT三家市值超4000亿美元的规模,拿来打最简单的价格战,不合算之处不需多言。
于是,这样的势头有了变化。物极必反。
昨天的IT领袖峰会上,马化腾对BAT之间的关系描述很清晰,“过去会有这种不太健康的短期行为。,是因为人机交互,包括移动支付、地图等等,大家都很担心失去了先机之后会对自身的生态造成致命的伤害,其实到底有多大的伤害大家都不清楚,就觉得丢了很恐怖。但现在,我们发现很多竞争也没有用,我打不死你,你也打不死我,最终会达到
例如腾讯和阿里都是股东的华谊兄弟,例如快的和滴滴的合并,尤其是后者,巨头的思路开始了变化,那资源放哪儿去了呢?探索行业的未来,让互联网从虚拟世界走到真正的衣食住行,或走到更根源的方向,比如人工智能。
人工智能已经不算纯科学研究了,往往用户需求和产业协作,或有助于纯科学研究的方式,BAT在人工智能上的投入和布局已经开始,虽然相比硅谷还有一些不足,但这次的转变,或将在下一个技术革命中,让中国企业占据领跑先机吧。
这样想,你就不难解释,为何IT领袖峰会的最核心论坛(李彦宏、马化腾、杨元庆的对话)会被安排在两个做研究的嘉宾后面吧。
先说说第一个发言的吴恩达,百度首席科学家,前斯坦福大学教授,2010年加入谷歌开发团队XLab(就是那个开发谷歌眼镜和无人驾驶的神秘团队),合作建立全球最大的神经网络——谷歌大脑,2014年加入百度,和百度大脑项目密切相关。这个“融合深度学习算法、数据建模、大规模GPU并行化平台等技术”的项目,简单在说,就是在学习。
吴恩达用了一个火箭的例子说深度学习的进展。构造一个好的火箭,需要好的发动机和好的燃料。回到深度学习,发动机是算力(GPU、HPC组成的神经元网络)和算法,而燃料就是海量有效的数据。
他认为,和硅谷相比,中国必备发动机的优势,而燃料相对不足。但换句话来说,没有一个很大的差异,靠持续投入,回报可期。具体到应用上来说,吴恩达认为在三个领域已经开始了重大创新,就是图像、语音和行为。
深度学习和大数据是不同的,尤其是图像、语音的识别,大数据更多的是在对比,更大的数据库意味着更高的匹配,而深度学习则只要数据在一个量级以后,“大脑”能学会行为方式,并了解语意。这需要更好的接口和更准确的数据。这里,吴恩达拿出了0.3%的人脸识别错误率、95%的语音识别准确率。虽然已经很高,但还没有到彻底颠覆传播输入方式的精准度,这些都需要更多的长期投入。
还有自然语言和行为预测等方面,百度这样的投资,比投资圈地更有意义,而对搜索的核心商业模式来说也极为重要。相当于看未来十年,而不是一两年的行为了。
第二位发言的华大基因总裁王俊就更直接。华大基因在做的,是基因改变生活的服务,通过检测基因,做生老病死的选择。基因上的核心技术非我所长,但大数据和强大的算力对基因的分析能力,则落回了IT的技术范畴。
目前,华大基因称的国家基因库,数据量已经超过欧美国家。深圳市市长许勤也表示,希望人工智能和生物科学能够更好的融合,实现全基因测序、每个基因认定,就将把人类社会推向N.0当中。
除了上述内容之外,人工智能在微软小冰、无人驾驶等热门话题的推动下,已经开始走向主流声音。做为行业的领导企业,往往占据行业80%的利润,如苹果。加上互联网行业特有的高利润率,分红和做投资并不是保持企业长期竞争力的最好方式,还是来做做前沿性的探索吧。
新闻标签:IT圈
上一篇:风动云涌 英雄聚会
下一篇:迈向新起点 踏上新征程